[讀書心得] 風格練習 Exercices De Style
[讀書心得] 風格練習 Exercices De Style
自由時報副刊推薦
法國作家雷蒙.格諾(Raymond Queneau,1903-1976)從遊戲中探索文學風格的名作《風格練習》,靈感源自巴赫《賦格的藝術》,將一段簡單情節透過九十九種體例不斷改寫,翻譯亦見難度。
其實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買這本書。但看完後我只有一個念頭…
“可惜我不是主修法文!!! 好想看原文啊!!!!!”
用一句話說完這本書,大概會是:
作者用99種不同的說故事方式說同一個故事。
看到這句話時大概會有人覺得無聊,都是一樣的故事有什麼好看的。
但厲害就是在於你要用99不同的方式說一樣的故事,
每篇故事都還能讓你清楚明瞭它們之間的不同。
舉例來說,記事和當事人主觀觀點與另一造主觀觀點的差別。
記事:一名年過半百的老人被旁人推上了火車。
當事人主觀觀點:我在車站被旁人推上了火車。
另一造主觀觀點:我在車站看到一名年過半百的老人被推上火車。
但中文與法文有些差異,有很多文體透過翻譯轉換成中文後,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但可以想像的是若站在分享、推廣文體的立場,這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因為讀者可以很簡單的接受各種文的的差別,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想像,
而是實質的應用、創作。
在看書的同時,時不時的就會讓人也有想拿起筆創作的念頭出現。
想著如果用這個文體說故事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我是老師應該會很壞心的要學生用三個文體寫一個故事當期中報告吧 XD
最後,獻上一首巴哈的賦格當ENDING :) 閱讀愉快.愉快閱讀。
PS. 對本書的翻譯獻上無止盡的敬意。
自由時報副刊推薦
法國作家雷蒙.格諾(Raymond Queneau,1903-1976)從遊戲中探索文學風格的名作《風格練習》,靈感源自巴赫《賦格的藝術》,將一段簡單情節透過九十九種體例不斷改寫,翻譯亦見難度。
其實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買這本書。但看完後我只有一個念頭…
“可惜我不是主修法文!!! 好想看原文啊!!!!!”
用一句話說完這本書,大概會是:
作者用99種不同的說故事方式說同一個故事。
看到這句話時大概會有人覺得無聊,都是一樣的故事有什麼好看的。
但厲害就是在於你要用99不同的方式說一樣的故事,
每篇故事都還能讓你清楚明瞭它們之間的不同。
舉例來說,記事和當事人主觀觀點與另一造主觀觀點的差別。
記事:一名年過半百的老人被旁人推上了火車。
當事人主觀觀點:我在車站被旁人推上了火車。
另一造主觀觀點:我在車站看到一名年過半百的老人被推上火車。
但中文與法文有些差異,有很多文體透過翻譯轉換成中文後,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但可以想像的是若站在分享、推廣文體的立場,這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因為讀者可以很簡單的接受各種文的的差別,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想像,
而是實質的應用、創作。
在看書的同時,時不時的就會讓人也有想拿起筆創作的念頭出現。
想著如果用這個文體說故事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我是老師應該會很壞心的要學生用三個文體寫一個故事當期中報告吧 XD
最後,獻上一首巴哈的賦格當ENDING :) 閱讀愉快.愉快閱讀。
PS. 對本書的翻譯獻上無止盡的敬意。
留言
張貼留言